

为提升基层群众反诈意识,共筑安全家园。8月4日,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薪火相传队”的队员们走进各自家乡的社区,开展“普及反诈知识,守护百姓钱袋子”的反诈宣传活动。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队员们用青春力量护航乡村平安建设。
一、精准把脉,探明乡村防诈痛点
队员们活跃于社区街巷、农家院落。他们通过面对面访谈、细致问卷,用心倾听不同群体的困惑:记录下老人对“保健品陷阱”的迷茫,了解务工人员遭遇“网络刷单”的经历,询问商户对“虚假投资”骗局的认知。由此,精准梳理出群众最易受骗的领域与最困惑的诈骗手法,清晰把握基层反诈的薄弱环节。
二、入心宣讲,让反诈知识“扎下根”
如何让反诈知识听得懂、记得住?团队创新形式,用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讲解。队员们结合“冒充电商客服退款”“冒充公检法办案”等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套路,耐心解释“三不一多”口诀: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精心设计的反诈手册图文并茂,递到过往乡亲手中,助力知识从“听过”走向“会用”,悄然营造“全民识诈、全民防诈”的守护氛围。
三、青春护航,注入乡村治理“新活力”
薪火相传队以“守护钱袋子,助力乡村安”为初心,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基层治理的理解。活动不仅帮助乡亲们擦亮了识骗的双眼,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淬炼了责任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探索反诈新载体,如编创情景剧进行常态化宣传,让反诈意识融入日常点滴,为平安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