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院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实习实训
  • 招生就业
  • 学团工作
  • 党群工作
  • 校友工作
学团工作
七彩假期:环保知识入童心,绿色理念助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12

2025年7月12号,潍坊学院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红鸽传韵志愿服务队在寒亭区朱里街道富戈庄小学,开展环保知识宣传特色课程,为当地青少年带来别样的假期绿色体验。共青团中央与社区的支持为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持,确保课程顺利开展,助力“七彩假期”项目的深化实施。

一、环保知识小课堂:PPT里的绿色奥秘

“大家知道吗?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其实有很多能变废为宝呢!”志愿者们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向孩子们讲解环保知识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可回收物像小宝藏,能被重新利用”到“有害垃圾要单独放,不然会污染环境”,志愿者们用卡通图片和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不同垃圾的“家”在哪里。

 PPT中穿插的环保小故事更是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只塑料袋需要几百年才能降解”“回收1吨废纸能少砍17棵大树”……一个个数据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环保的意义,举手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吗?”“喝完的矿泉水瓶能做什么手工呀?”在互动中,环保的种子悄悄在孩子们心中发芽。

二、垃圾分类桌游:趣味比拼中学知识

“现在我们来玩‘垃圾回家’桌游,看看谁能最快帮垃圾找到正确的‘家’!”志愿者们拿出准备好的环保桌游,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桌游棋盘上画着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卡片上则印着各种垃圾的图案,孩子们需要根据学到的知识,把卡片放到对应的区域。

“废报纸应该放蓝色桶!”“菜叶是厨余垃圾,放绿色桶!”小组内的孩子们时而讨论,时而快速出牌,遇到有争议的“垃圾”,还会主动请教志愿者。一轮游戏结束后,获胜的小组获得了环保小徽章,大家举着徽章欢呼雀跃,在轻松的比拼中,垃圾分类的知识记得更牢了。

三、个人分类比赛:实战检验真本领

“接下来是个人挑战赛,看谁分类又快又准!”志愿者们准备了模拟垃圾桶和各种实物道具——废纸团、塑料瓶、旧电池、果皮等,孩子们轮流上台,在规定时间内将道具投入对应的垃圾桶。

“这位同学把旧电池放进了红色有害垃圾桶,真棒!”“你漏了一个塑料袋,要记住可回收物里有它哦!”志愿者们一边点评,一边鼓励孩子们。轮到四年级的李雨桐时,她有条不紊地分类,连“过期药品”这样的“冷门”垃圾都找对了地方,赢得了全场掌声。比赛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回家要教爸爸妈妈垃圾分类!”

“七彩假期”社会实践不仅是知识的课堂,更是爱的港湾,旨在传播环保理念,培养青少年的绿色生活习惯,确保孩子们在暑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树立责任意识,助力他们在阳光下成长为懂环保、爱地球的小小卫士。下一步,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将继续丰富环保课程内容,动员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环保宣传实践中,带动家庭和社区共同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美丽家园凝聚青春力量。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5270 Email: 878527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