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潍坊学院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红鸽传韵志愿服务队走进当地社区富戈庄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趣味十足的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知识、拓展视野。
1.探秘汉字的神秘世界
“大家看,‘人’字就像两个互相支撑的小伙伴,这是独体字;‘休’字左边是‘人’,右边是‘木’,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这就是左右结构啦!”课堂上,志愿者们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向孩子们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从独体字的简洁到左右、上下结构的组合,一个个汉字仿佛变成了有故事的小精灵,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讲解结束后,汉字结构小游戏热闹开场。志愿者将孩子们分为两组,当说出“氵”这个偏旁时,两队立刻展开“较量”:“江!”“河!”“湖!”“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另一项游戏中,志愿者拿出写有汉字部分的卡片,“谁能猜出这个字完整的样子呀?”孩子们盯着卡片上的“宀”,纷纷举手:“是‘家’!”“是‘宝’!”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对汉字结构的理解愈发深刻,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字的独特魅力。
2.吸管积木里的创造火花
“大家可以用这些吸管积木,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动物、房子、交通工具都可以哦!”志愿者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五颜六色的吸管积木动手创作。有的孩子专注地拼接着“小火车”,一节节车厢连起来,还不忘加上“烟囱”;有的孩子合作搭建“城堡”,讨论着哪里该加个“窗户”,哪里该修个“大门”。
志愿者们在一旁耐心指导,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你这个‘恐龙’的脖子真有创意!”“你们的‘大桥’很稳固,要不要试试再加个‘收费站’?”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逐渐成型。看着自己的成果,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也在合作中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乐趣。
3.AI眼镜里的科技畅享
“这副AI眼镜虽然是手工制作的,但它能让我们想象科技的力量哦!”志愿者向孩子们展示着制作材料,带领大家一步步组装。从粘贴镜片到装饰镜架,孩子们认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还发挥创意在镜架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画满星星,有的写上名字,有的则画上了“超级能量标志”。
“戴上它,我好像能看到未来的世界!”一个孩子戴上自己制作的AI眼镜,兴奋地说道。志愿者趁机引导孩子们畅想科技:“大家觉得未来的AI眼镜能帮我们做什么呀?”“可以翻译动物的话!”“能看到宇宙的星星!”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这场手工制作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精细动作,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
“七彩假期”社会实践不仅是知识的课堂,更是爱的港湾,旨在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激发他们对文化与科技的兴趣,确保青少年在暑期收获成长不打烊,助力孩子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的小小追梦人。下一步,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将继续深耕志愿服务领域,动员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乡村教育实践中,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基层青少年成长,探索建立常态化支教机制,为孩子们共筑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