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非遗时代价值、探寻传统文化创新路径,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霹雳爆炸队”于7月10日至20日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开启守护文化根脉、赋能古老技艺的青春征程,让非遗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生。
溯源匠心,凝望六百载传承之光
踏入博物馆历史展区,队员们追溯着潍坊风筝六百余年的传承印记。古朴展品凝结着世代艺人的智慧,诉说着“鸢都”的深厚底蕴。工艺展区里,“四艺一体”的精湛技艺完整呈现:从竹篾选材、骨架扎制,到绢纸裱糊、工笔彩绘,每一步都彰显匠心。“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做工精细、起飞平稳”的“风筝四绝”,让成员们深深震撼,更读懂了其中祈福纳祥的美好寓意。
数字赋能,插上非遗腾飞之翼
数字化为古老非遗注入新动能。队员们进入3D展区,沉浸式体验传统风筝御风而行的壮美;“云游风筝”数字展厅中,3D影像让馆藏珍品纤毫毕现。博物馆的数字档案库如同宝库,永久珍藏着海量高清藏品影像与工艺视频,既为非遗存续提供“数字保险箱”,更架起通向世界的桥梁,让潍坊风筝跨越时空闪耀于更广阔的舞台。
守护薪火,直面传承的时代之问
调研聚焦风筝技艺的活态传承现状。队员们走近潍坊仅存的十多位传承人,最年长者已逾八旬。他们数十年坚守纯手工制作,选竹劈篾的力道、扎制裱糊的温度,都流淌着世代相传的匠魂。然而,这门承载民族智慧的技艺正面临传承断代的忧思,这份责任让队员们更坚定了守护与创新的决心。
此次实践,是对潍坊风筝文化的深度挖掘,更是以青春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的尝试。“霹雳爆炸队”用赤诚拥抱传统、以创新点亮未来,为这翱翔千年的文化图腾插上“数字翅膀”,助力它在新时代东风中飞得更高更远,续写非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