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院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实习实训
  • 招生就业
  • 学团工作
  • 党群工作
  • 校友工作
教学科研
教学督导点赞课堂
发布时间:2025-05-22

在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汉语教学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纽带。本期教学督导点赞课堂,陈金芳老师凭借其多年积累的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汉语为墨、文化为笔”的育人理念,从教学内容革新、分层教学模式、课堂形式创新、多元评价体系等维度,生动诠释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浸润相融合的实践路径。课堂教学既有“甲骨文书写”教学,又有“潍坊特产”讨论等鲜活的教学案例,充分展现了对外汉语教师如何以一颗开放包容的心,搭建起跨越文化的交流之桥。陈老师在国际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实践,不仅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更折射出新时代语言教育工作者在文明对话中的使命担当。

‌本期表扬名单:

陈金芳,女,中共党员,现任潍坊学院文史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其研究方向涵盖汉语言文字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讲授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及《综合汉语》等。

文科一组教学督导委员对文史学院教师陈金芳提出表扬:

2025年4月15日,督导组文科一组的教学督导委员对文史学院陈金芳老师主讲的《汉语综合(四)》课程进行了督导。督导委员们一致认为,陈金芳老师的教学设计精巧细致,教学内容安排得当,重点与难点突出。她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使得整个教学流程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通过亲切活泼的教态和丰富的激励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展现出卓越的课堂掌控能力。她更将讲述中国故事作为思政教育的精髓,巧妙地糅合进国际生的教学之中,显著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卓越的教学效果。此外,PPT制作精美,板书与课件相得益彰,简洁明了。

教师教学感言:

汉语为墨,文化为笔

为国际学生搭建中文学习的桥梁

文史学院  陈金芳

在留学生汉语教学领域,我堪称是一位资深的“老将”,理应“驾轻就熟”。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留学生教学远比预想的复杂。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教师如同家长般需要陪伴他们共同度过学习生活。因此,留学生课堂教学不仅是语言传授,更是文化传播与艺术欣赏的融合,宛如一朵终将结出硕果的花朵。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分享在国际留学生课堂中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拥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各异的知识基础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鉴于此,课程内容应超越传统语言知识范畴,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与整合。语言教学中,应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地方非遗文化,穿插专业相关的文化元素,深化留学生文化理解,助力其融入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

二、教学手段要因材施教

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所学专业各不相同,对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设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并对课程内容的难易度进行合理调整。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巩固;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提供HSK考试真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此外,还需重点关注学生汉语自学习惯的养成,最终帮助他们通过HSK四级考试。

在教学实践中,我会带领学生唱中文歌曲、书写甲骨文、品尝中国点心、讨论潍坊特产,以此拉近他们与汉语课堂的距离,增进他们对汉语和汉字的了解,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凭借因材施教与寓教于乐的巧妙融合,留学生汉语教学得以兼顾个体差异,营造出既生动活泼又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跨越语言难关,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华丽转身,进而真正增强他们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要持续创新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教学法深受留学生欢迎。我精心挑选那些兼具典型性、趣味盎然且贴近现实的案例,用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热烈的讨论。例如,当课程内容进行到“招聘会”这一部分时,我会模拟设置招聘会现场:一部分学生扮演招聘者,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应聘者,还有一部分学生扮演服务者。学生们需未雨绸缪,精心筹备各自的方案,以确保招聘与应聘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领会课文对话的精髓。通过这种模拟应用场景的教学方法,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拓宽思维视野。

四、考核评价要不断优化

科学且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留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考虑留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个维度。课堂表现涵盖上课的积极性、观点的创新性及与同学的互动;作业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则旨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程度。通过多维度的综合评价,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留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教学反思要及时跟进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每一堂课后,我都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思考改进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观察留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调动汉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如何兼顾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以及如何改进难以落地、效果不佳的过程性考核方案等。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留学生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灵活创新的教学能力以及持续学习的热情。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适合留学生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收获成长与进步。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5270 Email: 878527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