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文史学院优秀校友、浙江大学薛仁杰博士应邀来访,与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师生深入交流博物馆学前沿理论。历史(文博)系主任、副主任、部分专任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学院副院长卢飞主持。
交流中,薛仁杰以《四种博物馆学范式的梳理与思考》为主题,对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于2019年出版的《一部博物馆学史:博物馆学理论的重要学者》一书中反映的四种博物馆学范式(或称博物馆学流派)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阐释。他指出,东欧世界的科学博物馆学探讨了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科学术语和理论体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深刻影响其他博物馆学范式;法语世界的新博物馆学使得博物馆内部业务与外部功能产生碰撞,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逐步增强;拉丁美洲世界的社会博物馆学全面拓展了博物馆学的传统功能和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亚非世界的博物馆学是基于本国文化传统,立足当地博物馆实践的多样性发展出的具有去殖民化的、反思精神的博物馆学。
交流尾声,薛仁杰特别探讨了著作对于中国博物馆学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启发。他强调,博物馆学不再是“知识病理学”下的孤木,而是搭建起许多与其他学科对话桥梁的花园,博物馆学知识领域将会在反思性实践中获得全新的意义。
薛仁杰的分享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博物馆学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热情。下一步,学院也将持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浓厚学院学术氛围,助力师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薛仁杰,潍坊学院文史学院2019届文物与博物馆学优秀校友,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学专业博物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国际博物馆协会个人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