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于2013年获批设立,2014年开始招生。本专业秉承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办学宗旨,顺应国家和地方文博事业和相关行业发展需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努力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9年来,本专业依托潍坊学院文博研究中心、山东省民俗文化产业研究开发基地、山东省海盐文化研究基地、潍坊市博物馆等平台,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专业实践基地,强化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
本专业立足潍坊,面向全国,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素质过硬、文博情怀深厚、学科知识扎实、业务能力突出,能够胜任文博单位、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文物保护机构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预期达到如下目标:
培养目标 1:政治立场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文博事业,贯彻执行党的文物工作方针政策,以保护和利用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为使命,恪守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成为具有坚定政治觉悟、高尚职业理想的文博工作者。
培养目标 2: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掌握历史学、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关学科知识储备,能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创新性地解决文博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成为工作单位的中坚力量。
培养目标 3:具备扎实的业务实践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独立地承担文博工作中的各项任务,能自如地应对各种工作场景,成为工作单位的核心力量。
培养目标 4: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主成长的机制,能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不断更新文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成为具备自我反思、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文博工作骨干。
本专业通过引进和培养等形式,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扎实、潜心治学、成果丰硕、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9人;聘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3人担任兼职教授。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梯次结构较为合理,学科优势明显,为本专业的发展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专业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2项、省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6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系统而扎实的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有一定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从事管理、研究、保护、策划、宣传、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文物学概论、文物法规概论、文化遗产学、考古学通论、博物馆学概论、人类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陶瓷、中国青铜器等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课程论文、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要求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文博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潜力;掌握博物馆学、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熟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各项活动的操作要求;熟知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及国际规章;具有对人类文化遗产评价、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具有对博物馆展览的策划、设计、评价的基本能力;了解文物鉴定、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方法。
文博专业自成立以来,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多数为985、211名校录取,另有多人考取选调生、公务员、文博事业编、教师编等。至2023年6月,本专业六届毕业生全部学成毕业,受到招研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专业宣传联系人:桑国粹
图一图二:文博专业学生考察
图三:文史学院领导带领专业老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