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娟,女,我校中文系(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78级校友。现任山东省蓬莱师范学校(鲁东大学烟台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烟台市蓬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离开母校,弹指间已二十八载,但母校的生活片段总是在不经意间,跳跃闪烁于流淌的岁月之长河之中……
当年,我小学未毕业,又上了两年整天除了玩就是写大批判稿子的学,算是初中毕业。接着又于1971年初被留在母校任民办教师,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数学教起,与学生一起升入初中、高中且教语文课。这种怪事也就是在哪个特定的年代才会有。上大学前,在联中里还任了三年教导主任直至1978年。
身为人师的日子里,我常为满腔激情、浑身干劲与知识贫乏、底蕴浅薄而产生的矛盾所深深折磨。因此走出海边,继续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教师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地萦绕心头。难忘任民办教师近八年的日子,曾几何时,我对着广袤的星空默默地诉说着自己想再受教育的愿望;又有多少次,课间我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幻想自己又拥有了当学生听老师讲课的权利……但我只能自强不息地自己学习。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在与全国人民一起欢庆“四人帮”垮台的日子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又恢复了,我终于有了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上学的机会了。我激动,我欣喜;我拥抱生活,我感谢上苍。虽然没上过高中,初中两年又在本村小学里度过,在特殊的岁月里,没学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语文课只学过“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写大批判稿子。虽然当时学校因怕失去我们这些所谓的业务骨干,并不支持我们参加高考。我们白天上班,早、晚备课、批改作业等,自己复习只能放在晚上九点以后至次日凌晨五点前的时间。但在难得的突如其来的机会面前,我不想错过,于是扬长避短地报考了文科,进而夜以继日地奋力拼搏……1978年考入母校——昌潍师专,成为中文系78级2班的一员。
当年的我,浑身洋溢着朝气,满脸谱写着喜悦,带着几多希望、几多憧憬、几多好奇,来到母校。迈进大学校门,扑入视野的是完全不同于渔村的一个新天地。在当年我的眼里,一切皆是那么生动与新奇,又是那么高雅与美好。那人、那景、那情、那文化,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立即融入其中。由于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我和我的同学们,在学校觅得一席学习之地后,皆如干涸土地之幼苗,喜逢甘霖,大口吸吮,茁壮成长。其幸福之感,难以言表。
置身校园,教育、熏陶与感染无处不在。有和蔼可亲、博学多才的老师,有风华正茂、勤奋好学的同学……可能是缺失得太多,可能是知识渊博之师人格魅力的引领,也可能是学校传统学风及文化氛围的影响,当时同学们求学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大家惜时如金,使每分每秒都实实在在、内容丰富。非节假日,每每往返于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之间,晚自习自觉持续到十一、二点。周日则躺在床上,尽情地欣赏中外名著,若思绪突然离开书本,甚至不清楚是晚上还是白天。课堂上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老师的思维方式、音容手势与风格笑颜;课下讨论的学科问题无论外延还是内涵,都远远超过课程与教材的区限。就连晚饭后徜徉于校园周围的河边小路,或者在洗刷间洗衣服,也是两三个同学相互提醒着边散步边吟诵,或者边洗边背诵着唐宋诗词名篇。有时散步一次即能背出两三首宋词。我的学生常常惊诧我课堂上对名家诗词出口成诵的引用,我的回答是“上大学时背的,难以忘记”。我的风格影响了我的学生,代代传承,可以说我的母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大学时代的我和同学们,遨游于知识海洋,吸收着知识营养,个个书生意气,神采飞扬,虽谈不上指点江山,但激情荡漾,激扬文字却习以为常。大家于中文系诗刊《芳草地》上一比高低,也有人常在《大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我甚笔拙,也能在宿舍内中文、政治两系的中秋笔会上,写出像中秋节因路远不能回家而生的“皓月当空洒冷光”的怨情。我也常与同桌对对子、用散文诗体写日记。记得1979年初春乍暖还寒之时,我与同桌去学校附近的烈士陵园散步,看到含笑怒放的迎春花,两人忍不住折了两枝,藏在大衣里,瞒过门卫,将春光带给了舍友们。当晚写日记时,我感受到了错误,忏悔的日记是用诗写的,记得其中有两句是“在那芬芳的圣地,留着悔恨的创伤”……我的大学时代,与诗有着不解之缘,课上欣赏古代诗词、现代诗,走进古、现代名家名篇之诗境;课下也如上所述,经常写诗,虽难及诗以言志之高度,但也时常在同位面前、舍友中发表拙作,用诗表白心迹,表达喜怒哀乐。同时,借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跟着感觉走,我觉得我们的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首洋溢着激情、充满着美好、流淌着憧憬的抒情诗。就连五音不全的我,嘴里也时常哼着“游击队之歌”中“我们的战斗生活像诗篇”的一句歌,以此表达当时充盈着的幸福。的确,至今我仍感觉当年我们的学习生活就是诗篇,我们每个人都从此开始书写人生之或壮丽或平凡之篇章。
当我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教育理论时,我曾为自己任民办教师时原始、落后的教育理念及粗暴、拙劣的教育方法而羞愧与难过。看到任古今中外文学、汉语、文艺理论、散文等课的老师们的严谨、博学、洒脱及课堂上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深深影响等,又为自己以前课上的浅薄及枯燥无味而汗颜。如今在家乡见到那时教过的学生,尽管他们中不少人已卓有成就,在他们问候我这为师者时,心中仍对他们存有深深的歉意。
两年后,在我带着母校的沉甸甸的期望与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恋恋不舍地离开母校,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后,我又成为一名教师。此时的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立即将在母校学到的一切,经过自己的理解加工与再创造,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不管讲课还是辗转于各类课堂听课,皆殚精竭虑而为之,在三尺讲台、一方教室里,演绎着一个平凡教师的平凡故事。
斗转星移,转瞬间已近三十年了,回望自己三十载求索之路,虽无丰功伟业,自觉尚未辱没师长、学校。时刻谨记、辛勤传播母校优良传统与文化,承接光大恩师学说与风格。不管在何岗位上从事教育工作,无论教小学、中学还是师范,皆颇受学生欢迎,深得同仁们认可。获得过烟台教育局授予的“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烟台人事局与教育局授予的“烟台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山东省人事厅与教育厅授予的“山东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中师生人才类型分析》、《仙境里有方圣地》等文章,在《师范教育》上发表。主持过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的“五年制师范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五年制师范小学数学双语师资培养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前者2005年结题,省内专家给予较高的评价,研究成果发表于《当代教育科学》,后者正值研究之中……
悠悠岁月,绵绵情深;点点滴滴,记忆犹深;母校精神,励我前进!